 |
欄目導航 | |
| 綠化公司 |
|
 |
<< 養護管理 >> |
|
|
| |
炎熱的夏季來到了,隨著高溫高濕氣候的來臨,北京等華北地區的草坪管理者再次迎來病害的考驗,最常見的兩種真菌病害是褐斑病和腐霉枯萎病,其病原物分別是絲核菌屬和腐霉菌屬的真菌,其中腐霉病對高羊茅的危害更大,并可在高水分條件下快速大面積爆發,還能侵染幼苗。 兩種病害在清晨有露水時都會出現白色或灰白色菌絲,褐斑病中后期可形成較規則的蛙眼狀病斑,腐霉病的病株可有粘稠油漬狀腐爛。 病害的防治除選用抗病品種和加強田間水肥管理(如避免單施尿素等氮肥,多用復合肥,控制水分和及時剪草等)外,就化學防治提出幾點建議: 一、目前市場上的殺菌劑有很多種,按照其作用機理可分為保護劑和內吸型殺菌劑兩類,在使用方法上,由于代森錳鋅和撲海因等保護劑不具有內吸傳導性,主要用于殺滅植株表面、土壤和枯草層中的病原物,應在對草坪修剪后噴灑,并與內吸型殺菌劑配合或交替使用,以同時殺滅已經侵染入植物的病原物。 二、不同殺菌劑對不同病害的效果也不同,需依據病害種類進行選擇,如井崗霉素、甲基托布津、百菌清和粉銹寧(三唑酮)對褐斑病的防治效果好,而甲霜靈、滅霉靈、殺毒礬和乙磷鋁等藥劑對腐霉病的作用更快,多菌靈(敵磺鈉)和代森錳鋅作為常用藥物,對兩種病害都有效果。 三、為防止產生抗藥性并加強效果,應交替或復配使用多種殺菌劑。 四、此外,在高溫高濕的病害多發季節來臨前,應提早使用殺菌劑進行預防,其效果遠好于病害發生后再用藥。 五、為預防苗期病害,可采用代森錳鋅、多菌靈、甲基托布津和滅霉靈等藥劑拌種。 此外,建議在下午5點以后噴藥,可延長藥物浸漬時間,用藥后8小時至12小時不應有降雨。大雨和修剪后也建議用藥。內吸型殺菌劑遇緊急情況也可在未剪草情況下噴灑。確定開始用藥的時間不應等出現病斑,一般以持續5天以上夜間最低溫度高于20℃時就應開始預防用藥,清晨在有露水時認真觀察草坪,如發現菌絲就更需噴灑殺菌劑了。
|
|
| |